一、全球普遍 “果蔬攝入不足”,健康風險隱現(xiàn)?
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負責人安德魯?漢森教授指出,飲食不健康是全球健康問題的重要誘因:美國 73% 的成年人、35% 的兒童存在體重超標,而僅有 10% 的人果蔬攝入量達到推薦標準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更將 “果蔬攝入過少” 列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 —— 全球約 19% 的胃腸道癌癥、31% 的缺血性心臟病、11% 的中風,都與這一習慣相關;反之,足量攝入果蔬可有效預防癌癥、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,每年或能挽救 170 萬人的生命。?
為此,研究團隊呼吁:政府應建立 “食物即藥物” 中心,驗證高果蔬飲食對改善胰島素抵抗、認知功能的效果;同時提升果蔬產(chǎn)量,優(yōu)先培育高營養(yǎng)密度、低升糖指數(shù)的作物,適配不同地域飲食特點。?
中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。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大學范志紅教授回憶,幾十年前北方冬季果蔬匱乏,如今物流與儲存技術進步,超市四季都有十幾種蔬菜、常年能買到蘋果梨等水果,但攝入量仍未達標。中國疾控中心張堅主任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:我國 18~59 歲居民日均蔬菜攝入 254.4 克(推薦量 300~500 克 / 天),水果僅 34.8 克 / 天(推薦量 200~350 克 / 天),差距顯著。?
二、各國 “煞費苦心”,鼓勵多吃果蔬?
為改善民眾果蔬攝入習慣,各國推出了針對性舉措:?
英國推行 “一日五果蔬” 計劃,呼吁每天攝入 5 份不同種類的果蔬;?
澳大利亞通過媒體投放公益廣告、社區(qū)開展健康飲食教育、發(fā)放果蔬宣傳手冊與食譜,普及營養(yǎng)知識;?
日本實施 “學校供餐計劃”,確保中小學生午餐中包含足量果蔬;?
美國部分醫(yī)療機構(gòu)啟動 “果蔬處方” 項目,為糖尿病、肥胖癥等慢病患者開具 “飲食處方”,提醒患者在服藥同時,通過果蔬調(diào)節(jié)病情。?
三、果蔬的七大健康功效,每一個都很關鍵?
作為營養(yǎng)專家,范志紅與張堅一致認為,果蔬是每日必需的 “營養(yǎng)品”,其富含的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、膳食纖維及生物活性物質(zhì),能帶來多重防病功效:?
1.預防癌癥: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顯示,每天吃 200 克果蔬,患癌風險降低 4%、過早死亡風險降低 15%;若攝入 800 克,風險分別降至 13%、31%。張堅補充,新鮮果蔬中的維生素 C、葉綠素、葉酸、類胡蘿卜素等成分均有助防癌,蘿卜、芥藍、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異硫氰酸酯,可降低肺癌、結(jié)腸癌、乳腺癌風險。?
2.養(yǎng)護血管:范志紅表示,香蕉、橙子、土豆、紅薯等富含鉀元素,能降血壓、提升 “好膽固醇”、改善血管內(nèi)皮功能,預防代謝綜合征;西蘭花、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高鉀低鈉,且含維生素 B2、鈣、鎂,同樣有助控血壓。?
3.強健骨骼:張堅介紹,菠菜、羽衣甘藍等綠葉菜含維生素 K 與鈣,維生素 K 可激活骨鈣素,促進鈣在骨骼沉積,增強骨密度,預防骨質(zhì)疏松。?
4.延緩腦衰:果蔬攝入少、食鹽超標是認知障礙的重要誘因。范志紅指出,藍莓、草莓中的花青素,菠菜等深綠色葉菜中的葉酸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作用,能保護大腦神經(jīng)細胞,延緩認知衰退,預防阿爾茨海默病。?
5.撫慰腸道:張堅強調(diào),果蔬中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、增加糞便體積、縮短排便時間,預防便秘;同時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,提升機體免疫力。?
6.調(diào)節(jié)代謝:果蔬能量低、營養(yǎng)密度高,可調(diào)節(jié)血脂與血糖,增強代謝功能,預防肥胖與糖尿病。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還排出 “代謝友好果蔬榜”:蔬菜類依次為球生菜、菠菜、苜蓿芽、茄子 / 西葫蘆等;水果類為蘋果 / 梨、葡萄、藍莓、西柚等。?
7.美容護膚:皮膚的緊致嫩滑需要充足水分與營養(yǎng)。果蔬中的維生素 A、C、B2,既是上皮組織合成修復的原料,能提升皮膚黏膜抵抗力,還可清除自由基,對改善膚色、維護皮膚穩(wěn)定性至關重要。?
四、專家總結(jié) “吃果蔬說明書”,這樣吃才有效?
想通過果蔬實現(xiàn)防病益壽,需遵循科學方法,范志紅與張堅總結(jié)了三大核心原則:?
1. 天天吃,餐餐有?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明確成年人每日需 300~500 克蔬菜、200~350 克水果。張堅建議:三餐都要有蔬菜,早餐選黃瓜、西紅柿等易食用的種類;午餐、晚餐蔬菜占餐盤一半;上班族可提前準備水果沙拉當加餐,低熱量又營養(yǎng);老人牙齒不好可將果蔬切碎做泥,保證攝入量。?
2. 色彩多,種類足?
范志紅提醒,不同顏色果蔬營養(yǎng)不同:菠菜、紫甘藍等深色菜含更多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(zhì);胡蘿卜、南瓜等橙黃色菜富含 β 胡蘿卜素;葡萄、藍莓等紫色水果含花青素。每天盡量吃多種顏色,蔬菜至少 3~5 種、水果 1~2 種,優(yōu)先選應季品類。?
3. 巧搭配,少破壞?
搭配上,可在燉肉時加香菇、胡蘿卜,包餃子多放蔬菜,用菜葉卷肉吃,平衡肉菜比例;加工烹飪時,避免榨汁(會流失膳食纖維)、盡量帶皮吃(削皮易丟植物化合物),烹飪選蒸、煮、快炒,減少營養(yǎng)損失。?
此外,家庭氛圍對飲食習慣影響重大。家長需以身作則,通過鉆研水油燜、蔬菜蛋餅、蔬菜燜飯等多樣做法,改善果蔬口感,幫助孩子養(yǎng)成愛吃果蔬的習慣。?
]]>